导语

公元四世纪时,圣安博写道:“只有首先认识世上万物的本质,我们才能透彻地了解自己”[1]。此前三百年,圣保禄曾这样解释受造物和造物主的关系:”其实,自从天主创世以来,他那看不见的美善,即他永远的大能和他为神的本性,都可凭他所造的万物,辨认洞察出来,以致人无可推诿”(罗1:20)。两位圣人的训导明确揭示了受造界的重要性:它是帮助人类认识自身和天主的中介。以此为出发点,本文探讨的问题是:环境恶化,特别是物种灭绝,如何对神学和道德想象力带来损失?

马拉维一个村庄的亲身经历

在20世纪80年代,马拉维的利翁代国家公园(Liwonde National Park)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那时候的孩子们会经常碰到闯入村庄觅食的大象、狒狒和疣猪。他们不仅熟知各种鸟类、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和特性,并且还从长辈那里学到了如何从这些天主的受造物中获得智慧。在来自民间传说的儿童故事中,动物往往是充当主角的象征物,用来代表各种值得称赞或应受谴责的行为。

另外,儿童游戏中有很多再现自然和受造物行为的生物模仿。其实,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有很多共同点。后者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对食物和药物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而且还是一种智慧的源泉,可以帮助我们的社会群体解除人类生活中的迷惑。

然而,当地情况在此后40年的今天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个国家公园的昔日盛况已一去不返。由于无度的森林采伐和偷猎,当年儿童所耳熟能详的物种丰富度已不复存在。频繁的干旱迫使许多动物向更繁茂的草地迁徙。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某些涉及动植物习性的谚语似乎已是天方夜谭,需要通过大量的有关解释才能使他们领会其中的寓意。

由此可见,环境退化可直接导致认识上的损失。上文中例举的村庄只是非洲现状的一个小小缩影,总体来讲,非洲的能源消耗、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已导致物种丰富度在整个非洲大陆的下降[2]

通过受造界认识自我

《论创世六天》是一部圣安博的著作,读过它的人可能会联想起《国家地理》中的图像。的确,在对创世六天的描述中,这位米兰主教对各类动植物的习性特征的描写如此细致入微,以至于有可能被误认为是一部关于生物学或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对于读者可能产生的疑惑,圣安博本人可能也有所预料,并因此深有感触地发问:”直到何时,我们才会将认识其他生命的欲望转向自身?请启示我如何认识自己”[3]。对此,米兰主教的回答是本文在导言中引用的他本人的著名格言。

圣安博相信,观察自然界的习性特征是人类获得智慧的重要途径。他认为,”与那些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论述相比,生物本能对人类的认识更具说服力,换言之,自然的验证比博学者的说辞更有效”[4]

在描述自然界的生物时,米兰主教一面赞赏某些生物的美善,鼓励人们以其为榜样;一面谴责其他一些生物的卑鄙行为,提醒基督徒引以为戒。例如,圣安博鄙视狡诈而徒劳的鹧鸪:它们孵的不是自己下的蛋,而是从其他母鹧鸪那里盗取它们的雏鸟。这种行为就好像魔鬼强占并非由自己所创造的人一样。但最终,当被强占的善者听到基督的声音时,他们便会远离魔鬼,重归真正母亲的怀抱[5]

此外,圣安博还指责狮子的骄矜,驴子的懒惰和愚蠢,以及豹子的情绪不稳定;但他对蚂蚁却击节称赞:”蚂蚁虽小,却敢于承担大业,它并不是出于被逼无奈,而是以自发的预见和决心,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提前为未来囤食”[6]。圣安博因此推荐以蚂蚁为榜样。另外,这位米兰主教还赞扬了狗的忠诚,对此,喜欢狗的读者一定会感到欢欣。

对自然界的观察和领悟历来是非洲人民的智慧源泉。在非洲文化中,许多谚语和传统都涉及动植物,启发人们从生物习性中辨明是非善恶,感悟做人的道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例如,尼日利亚人用来形容助人为乐、主动与别人分担痛苦的谚语是:”猴面包树被自己结的果实砸到”[8];还有乌干达的巴干达人谚语”白鸡躲不过老鹰”,意思是树大招风,地位高的人无法逃避公众舆论的关注。

自然界的影响在古勒沃姆库鲁(Gule Wamkulu) 舞蹈中也可见一斑。这种马拉维、莫桑比克和赞比亚三国的柴瓦(Chewa)人的面具舞又称“伟大的舞蹈”(Great Dance)。根据当地传统,人们相信动物比人类更了解大自然的秘密,这便成了舞蹈中动物面具的灵感来源:藏在面具后的舞者模仿森林动物,希望能够分享它们的隐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面具通常由废旧衣物和塑料等回收材料制成。

另外,动植物的图像使成人礼之前的启蒙教育更加生动,自然界的象征广泛存在于解释性行为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叙事语言中,需要经过学习才能理解。

受造界和神学语言

从神学角度出发,受造界是天主和人互动的环境[9]。做为有限的人,我们认识天主的中介是自己身边有限的现实环境。因此,圣咏的作者高声赞美:整个受造都在宣扬天主的光荣及其完美的法律(参咏:19)。基督宗教神学语言中所谈论的神性和无限,需以偶然的人类经验为基础,而这种经验又必须通过与受造界的关系才能实现。通过神圣事性原则,受造物具有创造者的特征,也就是说,有限的可代表无限的,物质的可象征非物质的。根据一个传统的哲学原则,人对一切事物的认识均以自身的存在方式为依据。

以人类经验为基础的神学语言经常采用比喻或类比的修辞手法。比喻是指”通过某种隐含和暗示的相似性,将甲词从其主要意义范围转移到用来打比方的乙词的概念意义范围内”[10]。受造物所代表的超越性被称为本体,用来打比方的现实事物被称为喻体。例如,圣咏的作者将天主比喻为磐石,以强调祂的可靠和信实(参咏18:3)。

相形之下,类比更为抽象,它以人生于世的实际经验来表达天主的存在。作为神学语言,它介于唯一性和类似性之间:一方面,没有任何词汇可以在相同的意义上用于天主和受造物;另一方面,用于天主的术语在应用于受造物时,其含义并非完全不同。例如:对于”天主知道”这个表达方式,我们既要从人类的已知出发,又要考虑人的不可知范畴。

动植物与耶稣的比喻

在关于天国的教导中,耶稣广泛地借鉴了祂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经验。祂以空中的飞鸟和田间的百合花,向我们讲述了天主的旨意(参玛6:26,28);用芥子的特点来传达天国的秘密(参马4:31);以好麦子和莠子的比喻强调天主对罪人的耐心(参玛13:24-30,37-43)。

此外,耶稣把自己比作葡萄树,使门徒明白离了祂便一无所能(参若15:1-8);洗者若翰向他的门徒们指明了耶稣,称祂为天主的 “羔羊”(参若1:29, 36),并以此向众人预示了耶稣在加尔瓦略山为救世而付出的牺牲;耶稣受洗时,圣神有如鸽子一样降临在祂身上,公开宣告祂使命的缘起和合法性(参玛3:16);当派遣门徒出去执行使命时,耶稣教导他们必须像鸽子一样纯朴,像蛇一样机警(参玛10:16)。

显然,理解上述寓言和图像有一个假定前提,那就是读者必须熟悉用以描述超性现实的动植物特征。那么,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但凡某一天其中涉及的自然界元素不幸灭绝,耶稣的教导将会变得难以理解!耶稣将面临一项巨大的教学任务,祂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向听众解释这些生物的属性,才能展示其中蕴含的神学意义。离开自然界的亲身体验,祂的教导将面临被归入神话范畴的危险。

令人遗憾的是,《圣经》中的许多动物实际上在今天已不复存在。例如,有人认为,户23:22; 24:8、 咏29:6和其他经文中提到的野牛(Bos taurus primigenius)曾经生活于古代近东地区[11]。在户23:22中,我们读到有关以色列人民的描述:”领他们由埃及出来的天主,为他们有如野牛的角”。不幸的是,这种力量惊人、凶猛无比的野牛已被宣布为灭绝动物,最后一个有记载的标本已于1627年死于波兰[12]

总结

苦难会会士托马斯∙贝里神父(Thomas Berry,1914-2009)是一位文化历史学家和世界宗教学者,他曾这样写道:”随着外部世界的缩小,人类的情感、想象力、智力和精神生活也会被缩小或淡忘。如果没有翱翔的鸟儿、巨大的森林、昆虫的声色、潺潺的小溪、遍地开花的田野和辗转的日月星辰,人类的财富将会消失殆尽”[13]

成千上万年以来,自然界向人类提供了深刻的神学和实践经验。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类发现了自身和神的隐秘。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预示着神学和人类学的枯竭。由此可见,促进自然保护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同时对神学和人类学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1. Ambrogio, s., Esamerone, Sesto giorno, IX, 2, Roma, Città Nuova, 2002, 248.
  2. Cfr S. A. Sarkodie, «The Invisible Hand and EKC Hypothesis: What are the Driver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Pollution in Africa?»,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5 (2018) 21993-22022.
  3. Ambrogio, s., Esamerone, cit., 248.
  4. Ivi, 259.
  5. Cfr ivi, 254.
  6. Ivi, 256.
  7. Cfr L. F. Zubieta, «Animals’ Role in Proper Behaviour: Cheŵa Women’s Instructions in South-Central Africa», in Conservation and Society 14 (2016) 406-415.
  8. R. Pachocinski, Proverbs of Africa: Human Nature in the Nigerian Oral Tradition, Minnesota, PWPA, 1996, 34.
  9. Cfr J. Ratzinger, Introduzione allo spirito della liturgia, Cinisello Balsamo (Mi), San Paolo, 2001.
  10. L. RyliškytĖ, «Metaphor and Analogy in Theology: A Choice between Lions and Witches, and Wardrobes?», in Theological Studies 78 (2017) 698.
  11. Cfr L. F. Hartman – H. Frehen, «Wild ox», in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New York, McGraw-Hill, 1963, 2578.
  12. Cfr R. Lydekker, «Aurochs», i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vol. 2, 1911, 926 s.
  13. Th. Berry, The Great Work: Our Way into the Future, New York, Harmony-Bell Tower, 19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