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夜已何时了?夜已何时了?」

警卫答说:

「黎明已至,然而仍是黑夜;

如果你们仍要询问,询问罢!

再来一次!」

(21:11-12)

2022年9月22日至24日,教宗方济各以依撒意亚先知的这些话开始了与汇集于亚西西的一千名青年的会议[1]。这些青年来自世界各地:从新西兰到巴塔哥尼亚,从泰国到莫桑比克以及墨西哥。在普世博爱运动团体的协调下,这些包括学生、企业家、活动家、规则改变者等在内的青年被分配到位于亚西西老城区和天神之后圣母大殿(Santa Maria degli Angeli)之间的12个村庄。

亚西西会议是对教宗方济各在2019年5月1日向“世界各地的青年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关于“方济各的经济”活动信函中所提出的一个呼吁的回应。会议由于大流行病而被推迟举行。在圣方济各的“故土”上,这次会议中洋溢着一种喜乐,就好像是一曲战歌,奏起了对集体性抑郁的挑战,导致这些抑郁的原因是由于新冠[2]、乌克兰战争[3]而引起的隔离和令人忧虑的治理以及多种生态危机在世界各地引起的自然灾害[4]

处于一个不易时期的青年

方济各开门见山地肯定了这一点,他对这些青年说:“你们正在一个不容易的时代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尽管每个时代都独一无二,都有其光和影,但今天的青年正在经历一个独特的历史转折。越来越多的气候学家已毫不迟疑地确认,现在乾坤一掷的问题已然关系到人类的生存[5]。方济各回应了如今使科学界及青年深受其苦的忧虑:一位科学家朋友告诉他,“昨天,我的一个孙女出生了。可怜的小不点,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用不了三十年,她就将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适于生存的世界里”。诚然,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影响已经加速,其严重性证实了迄今为止最悲观的预测,一定数量的临界点tipping points)已被突破,而另一些临界点也或多或少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超越:例如,地球上的红树林覆盖面积已在40年中消失了一半,而这些红树林对调节气候至关重要;美国丧失了35亿只鸟类,大西洋赤道地区失去的浮游生物已达90%。同时,在大西洋的另一边,每升海水中含有100至1000个塑料微粒…

如此继续下去,西伯利亚和北冰洋深处永久冻土的解冻将释放出大量(目前被困于冰冻土地中的)甲烷,变暖可能会在几十年内向平均气温异常值+7或+8℃飞升[6]

对我们的地球来说,这是几千万年以来未曾发生过的情况。同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本世纪结束之前肯定会达到1000ppm的阈值:在这个阈值上,人的大脑可能会丧失相当一部分功能[7]。我们中最富有的人也许能够通过将自己永久隔离于“清洁空气空间”而生存并保持清醒的头脑,正如某些富足的中国人为避免北京或上海的污染而已经采取的做法一样。至于蜜蜂,也很难幸存,在欧洲80%的昆虫已经消失的情况下,它们将很难逃脱由富人生活方式引起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唯一可以保护农业——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因素——的方式可能将是强迫可怜的农民人工授粉。这种情况已经在中国一些蜜蜂不再光顾的乡村发生。但是,即便某些人能够以这种方式生存,这远非当今青年期望中的生活环境。

生态焦虑和社会苦难

当代青年正经历着失去未来的痛苦,其方式可能是其他任何一代人都没有经历过的。生态焦虑已成为一个事实:有多少年轻人和青少年会时常因陷入绝望而倾向于相信“大势已去”的想法?而且,这不仅是一种知识性困惑,更是一种深刻的心理不适:虽然生态焦虑并不属于心理病症,却可能与抑郁表现相关。根据《柳叶刀》(The Lancet)期刊的一项研究[8],超过45%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这种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焦虑的负面影响。

方济各表达了他对那些被绝望击垮的青年们的关注:“你们要关注青年的自杀率,注意它的上升幅度:但是,他们不会公布全部数据,而是会隐藏它们”。另外,过去两年的隔离措施所产生的整体心理后果只有在长时期内才会得到充分体现,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健康政策的制定者及实施对象是成年人。

除了暗淡的生态前景,许多国家的社会状况也是灾难性的。仅以南非为例,失业的黑人青年目前至少占半数,而且,除非拉马福萨政府能够实施一种名副其实的南非绿色新政,否则他们在未来几年中找到工作的希望几乎为零在穷困和无业之外,这还造成了一种与婚聘传统相关的前所未有的社会状况:没有收入的年轻人无法迎娶他们心爱的女人,因为他们无力向其家庭支付聘礼。结果是,这些成年人先经历一段爱情生活,之后却是不确定的家庭生活,而这种不确定性对许多人来说极其动荡不安。

娱乐经济和意义的丧失

另一个动荡不定的方面是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90后的年轻人,大多数是在一个由网络构成的世界中长大的。显然地,网络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辟了一个信息和共享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它对青年,尤其是对儿童的心理影响[9]。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我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的损害也同样不容忽视。事实上,我们的思想始终需要以实物为依托,新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5000年前文字的发明就是证明。这些载体不是我们的思维附属品,而是对其具有追溯功能[10]。今天,互联网的私有化使少数公司能够具备寡头垄断网络载体的所有权,并利用这些载体从青年(和其他人群)的“大脑可用时间”中获利,甚至不惜使用让人上瘾的算法机制。18岁青少年需要花费精力来抵抗这种钳制,而他们的长辈在同一年龄段曾经能够将这种精力致力于其他地方,用在学习和塑造人格身份上。

在墨西哥,社交网络和电子设备的影响同样造成了儿童及青少年情绪和认知的不稳定,他们被引入一个暴力的虚拟世界,从而无法培养社会表现的态度、情感、形式以及与他人同情共理、休戚与共,反而成为个人主义者,不乐意与身边的人交往。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形式的虚拟性导致青年陷入抑郁,甚至可能走向自杀。

随着视频游戏在手机和社交网络上的兴起,它们已经成为使青少年上瘾的工具,在没有这些游戏的情况下,他们会变得极端低落,不愿与他人互动。在墨西哥东南部恰帕斯州的土著群体中(那里至少有8个主要源于玛雅、奥尔梅克和阿兹特克文化的土著民族共存),这种技术最近才传入年轻一代(30岁以下)的手中,在他们开始熟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世界的同时,上一代人正在开始使用电话亭或传呼机进行远距离通信。技术发展也影响到了农业活动,因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已成为青年的基本必需品,但对于那些以农务为生的人来说这仍然可望而不可即。因此,越来越频繁发生的是许多青少年放弃农作并因而从现实和家庭中孤立开来,极易与他们的习俗和故土彻底疏离。

当今青年正在勇敢地与黑夜抗争,这种黑夜的第三个方面是缺乏与上一代人之间的意义分享。正如教宗所提醒的那样,我们是意义的追求者:“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样创造的,在成为一个物质的追求者之前,他首先是一个意义的追求者。我们所有人都是意义的追求者”。现在,自1960年代开始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以来,西方社会以及大多数受制于由市场全球化引发的文化殖民主义的社会沉沦于一种终极问题的泥潭。我们每天早晨起床是为了做什么?对此,社会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均已茫然。在美国、印度、巴西和意大利,死灰复燃的民粹主义正是对这种惊愕的见证。

生态转型无疑是一个伟大的社会项目,它可以带给我们的社会一个远景,使我们看到先知依撒意亚所预示的黎明。在这种情况下,《愿祢受赞颂》通谕将天主教会置于古代斯塔基拉警卫的哨位,即:面超东方,在黑夜的深处寻找黎明的曙光。在最初几个世纪中,这些神秘主义者面向的是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那么,何谓世人当下的东方?它既不是一个地方,也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叙述, 是将我们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低碳排放且对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轻微的世界。正因为方济各敢于向整个教会发出邀请,并邀请所有宗教传统和心怀善意的人与天主教会一起,将生态转型做为自己当下的东方。来自全世界的青年,无论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在亚西西活动期间对他表现出一种真切体验到的感情和亲切。

一个代际和地缘政治过程

这种感情难能可贵,因为对于今天的许多青年来说,以上所描述的困难引起一种对前几代人的隐形起诉,其中对婴儿潮一代的拒绝便是见证:因为这些在战后西方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一代人所享受的生活水平不仅前所未有,而且未来几十年甚至可能几百年中的人也将无缘享受。正因如此,他们是应该对目前生态灾难承担责任的一代人,因为就几乎所有污染指标(化石燃料及矿物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而言,所有那些“严重事件”无不始于1945年之后的大众消费。这种隐形起诉不仅通过一些偶像人物的抗议得以体现,例如格蕾塔·图恩伯格(Greta Thunberg)、拉林·萨蒂塔纳森(Ralyn Satidtanasarn) [11]以及维普兰·普瓦涅斯瓦兰(Vipulan Puvaneswaran)和贝拉·拉克(Bella Lack)[12],而且表现于对上一代权威人士的深刻质疑:“你们留给我们一个燃烧的地球;你们超前的享受点燃了该由我们来扑灭的火焰,而且你们竟然还想给我们上课?”。因此,当教宗方济各在亚西西表示:“你们会看到明天,也存在于今天;你们不仅是‘尚未’,而且是‘已经’,你们是当下”,这与青年的一个强烈愿望相吻合。他们不再拥有观望的时间,也不再拥有悲观的时间。他们知道,若想避免未来几十年中最糟糕的情况,就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更何况,对于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来说,现在已经是最糟糕不过的情况。

世界上大多数南半球国家,对婴儿潮一代的指责与对北半球国家的指责交织一起:“你们不仅对破坏目前地球上有尊严的生活条件负有主要责任,而且还想阻止那些你们继续乐此不疲地进行掠夺的前殖民地去实现能够保障人们尊严的集体生活标准?”。值得提醒的是,乍得(Giad)公民人均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两吨,而美国公民人均年排放则为20吨。此外,每一个乍得公民的耗电量还不及美国的一台电冰箱。

这种集体指责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对天主教会教权主义的批评。天主教青年晓得罗马教廷的15种弊病[13],他们清楚地看到教宗方济各所面对的天主教会内部的阻力。由于上文提到的代际冲突,今天的大多数青年并不觉得自己亏负传统:只有在认为关乎面对眼前的挑战而且教会表现无可指责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汲取基督徒的精神遗产。

对于绝大多数青年来说,教宗方济各不仅没有像一些批评者所暗示的那样过于激进,而且恰恰相反。他清楚知道将教会领向何方。这不意味着他知道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因为这只有天父才知道(参看宗1:7)。在许多人眼里,方济各以一种先知的勇气谦卑地履行其牧灵使命,他指明意义和方向,带动我们一起迈向天国的来临[14]。无疑,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在9月23日的上午,整个亚西西洋溢着无穷的喜乐。这种喜乐完全不同于幼儿的嬉戏,两者大相径庭。

  1. 教宗方济各对阿西西的牧灵访问视频链接: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kWJ_68bRHg4&t=1s
  2. 参见G. Giraud, «Per ripartire dopo l’emergenza Covid-19», in Civ. Catt. 2020 II 7-19.
  3. 参见«“Solution négociée ou destruction totale”. Entretien avec le jésuite économiste Gaël Giraud suite aux paroles du Saint-Père prononcées lors de l’Angelus du 3 juillet», in L’ Osservatore Romano, 12 luglio 2022.
  4. 参见G. Giraud, La rivoluzione dolce della transizione ecologica, Città del Vaticano, Libr. Ed. Vaticana, 2022.
  5. 参见L. Kemp et Al., «Climate Endgame: Exploring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in Pnas, 1° agosto 2021.
  6. 参见J. Lacaze, «Les conséquences du dégel sur le sol de l’Arctique», in National Geographic (www.nationalgeographic.fr/environnement/les-consequences-du-degel-sur-le-sol-de-larctique), 9 novembre 2017. Attualmente siamo intorno a 417 ppm in media.
  7. 参见K. B. Karnauskas et Al., «Fossil Fuel Combustion is Driving Indoor CO2 Toward Levels Harmful to Human Cognition», in GeoHealth 4 (2019/5).
  8. 参见E. Marks et Al., «Young People’s Voices on Climate Anxiety, Government Betrayal and Moral Injury: A Global Phenomenon», in The Lancet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918955), 7 settembre 2021.
  9. 参见D. Kwong, Votre attention s’il-vous-plaît.7 Principes pour captiver et convaincre, Paris, Belfond, 2019.
  10. 柏拉图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他在《斐德罗篇》274b-275c中关于修思(Theuth)的神话可以得出这一推断。
  11. 她是一位出席了亚西西会议并有缘与教宗方济各进行讨论的泰国女青年。
  12. 他们是参加席里尔·迪翁 (Cyril Dion)2019年电影《动物:生命之匙》的年轻人。
  13. 参见教宗方济各2014年12月22日关于罗马教廷的15个弊病的讲话。
  14. 参见C. Theobald, Le courage de penser l’avenir. Études œcuméniques de théologie fondamentale et ecclésiologique, Paris, Cerf, 2021.